当前位置:首页
 ->动态资讯 ->本馆亮点
柴米油盐七十年 留住时代真味:《岁月如歌——1949年以来宁波经济社会变迁物证展》在宁波博物馆开展
发布日期:2019-05-26信息来源:宁波博物馆作者:项聪颖字号:[ ]色调调节:

 双排纽扣大翻领,不爱红妆爱武装,这是50年代的味道,村口条凳样板戏,这是60年代的味道,彩色被单搪瓷杯,这是70年代的味道,摇头风扇黑白电视,这是80年代的味道……如果说,每个年代都有独属于当时的味道,那么,回顾1949年至今,70年的时间,我们的祖父辈、父辈、我们自身,所体会到的,都是怎样的时代真味呢?

 5月25日上午,《岁月如歌——1949年以来宁波经济社会变迁物证展》在宁波博物馆开展,本展览集合了500余件生活、生产等用品,基本涵盖百姓的衣食住行娱,展示了宁波从1949年来社会经济、人民生活的变化与发展。今年恰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宁波作为沿海港口城市,又站在中国改革开放、经济腾飞、社会进步的最前线,宁波博物馆原创策划推出这一展览,既为展现宁波70年的伟大跨越,也为留住生活在宁 波、为宁波作出贡献的每一个人的情感记忆与文化基因。



•用物 带你“回家”

在本次展览的开幕式上,来了4位“特殊”的客人,他们中有参加了解放宁波战役的红军后代,有上山下乡前往新疆的宁波知青,有改革开放中勇敢的弄潮儿,也有出生于世纪之交的大学生。他们在开幕式上,带着他们的“个人物证”,讲述了个人故事。一颗水珠,能够折射大海,一个人、一件物,都是时代的声音。本次展览之中,小到硬币大小的奖章、浓缩时代审美的火花,大到煤炉、农耕用具、自行车、电冰箱,莫不是曾在宁波地区的某个家庭里,被使用和珍惜的物件,70年柴米油盐的生活味,尽在其中。





走进展览,能够很明显地感受到不同时期人民生活的不同风格。50年代,是社会稳定、经济复苏主旋律的宣传画,其中中国唱片厂制甬剧胶木唱片、百乐牌手风琴等,显示了老百姓们的娱乐需求。六七十年代则是一水儿的毛主席画像、标语和样板戏,其中知青们的支边光荣证、他们使用过的旅行包、衣服,更是时代特有的产物。到了八九十年代,色彩与物件丰富了起来,除了海鸥120照相机、黑胶电唱机等,展览中还有现在已经见不到的自组装电视机,都是七八十年代的达人们才会玩的“手艺”,更比十多年前组装电脑要难得多。首先电视的木头外壳,需要自己动手切格拼装,电视内部精细的电阻需要自己焊接,线圈自己绕,加上从市场选购的显像管,小心翼翼组装好,就是结婚时的重要物品。

宁波博物馆还利用老物件,复原了具有时代感的生活场景,一张桌子、几个玻璃工艺茶杯、散乱的小物件,歪歪扭扭停着的小童车,对很多观众而言,就是鲜活的童年时光。相信每位观众,都能够在展览中感受到时光在“复苏”,而这场展览,就成了观众们的“回家之旅”。



•用展 讲述“大家”

本次展览,展现的是70年来百姓的生活,而展品,也从百姓的生活中来。从去年十月开始,宁波博物馆面向社会进行展品的征集工作,过程中受到了广泛关注,也得到了宁波市民们的热心帮助。迄今为止,宁波博物馆共收到市民捐赠、借展物件100余件。其中市民周先生为本次展览,拿出了他珍藏的一张地图,这张通体蓝色的地图采用蓝晒方法,由70年代宁波三轮车合作社制作,细致地描绘了宁波大街小巷,轮渡码头、各大食宿点,方便出租三轮车的运营。这张可能是当时仅存的三轮车地图,记录了六七十年代三轮车大肆流行的公共交通情况。另外,在开幕式当天,市民魏先生向宁波博物馆捐赠了12本党章,从40年代到90年代,党章的变化,也是国家与时代前进的缩影。



本展览在进行征集工作时,创意性地提出了“征借”的方式,除了常规的征集、收购之外,考虑到生活老物件有着个人、家族的回忆和纪念,既有历史价值,也有私人情感凝结,宁波博物馆接受市民们以借物参展的形式,在本次展览中展出,展览结束后,征借的老物件也将完好奉还,回到市民们的家中。


这是一个以“物证”来“歌唱岁月”的展览。展厅中,口琴、二胡、手风琴、收录机、电唱机、录像机——表现的是人民娱乐生活的变化;转盘电话、BP机、手机——是通讯方式的变化;煤球炉、煤油炉、煤气灶、电壶——是饮食烹饪的变化……物,能证明经济的繁荣,时代的进步。这更是“寄情于物”的展览,红灯记的小人书,是少年的革命情怀,绣着红星的挎包,是青年的奋斗情怀,宁波海燕牌相机,是文艺情怀,而黑猫警长的电动玩具,则是八零后最好的童年……老物件,留下了时光最真实、最触动人心的印痕,老物件上的使用痕迹、缺损、锈迹,更是70年来人们认真生活、创造幸福生活的明证。

本展览将持续到10月8日,同时,展品征集、征借工作也将一直延续到今年9月,根据展品征集、征借情况,展览内容也将不定期进行一定的轮换和调整。


分享到: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