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动态资讯 ->本馆亮点
一场迟到的约会 Never Too Late
“曼妙丝语——诺丁汉蕾丝及蕾丝制造”展开展|
发布日期:2020-07-04信息来源:宁波博物馆作者:褚楚 摄影:陈超字号:[ ]色调调节:
它曾经是伊丽莎白女王一世袖口的光影、胸前的花翻

也是现在CHANEL秀场上可甜可咸的丝缕
它从曾经欧洲皇宫贵族的专宠成为如今生活里惊喜的点缀
有仙气也有烟火气

7月4日,因全球疫情而迟到的“曼妙丝语——诺丁汉蕾丝及蕾丝制造”展,带着诺丁汉城市博物馆和美术馆的143套展品,终于亮相宁波博物馆。我们也终于有机会去阅读蕾丝这一材质,通过它的制作方法的演进、不同的工艺以及用途等角度去了解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蕾丝起源于十四世纪的欧洲,主要以今法国、比利时和意大利一带为中心,最初用于衣服领口、袖口等部位的装饰。十六世纪末,蕾丝逐渐传遍欧洲大陆,深受贵族的喜爱,英国女王伊莉莎白一世就是蕾丝的狂热爱好者。十八世纪的“洛可可时代”是蕾丝装饰奢华的顶峰,女子身着带有蕾丝装饰的宫廷女装和沙龙女装,被誉为“行走的花园”,蕾丝也逐渐和女权联系在一起。到了十九世纪,受新古典主义的影响,蕾丝成为了浪漫的代表,直至今天,蕾丝也是婚纱制作的经典面料。

蕾丝因其柔软、细腻、朦胧、精致,生来便是美的代名词,人们看到的精美也因它繁复多样的图案。艺术源于生活,早期蕾丝纹样的设计灵感正是源于大自然中的一花一木,设计师们经常以动植物为原型用铅笔和水彩在纸上研究蕾丝设计。

随着制作工艺的进步,蕾丝纹样也不局限于动植物,人物故事、城市风景、祝福语等题材开始成为蕾丝的主体纹饰。一幅印有“巴黎1925”字样的黑色蕾丝嵌板就描绘了烟火盛放下的埃菲尔铁塔、亚历山大三世大桥和荣军院大楼,还有一艘在塞纳河上满帆航行的船,场面宏大。

十七至十九世纪,东西方文化交流日盛,阿拉伯纹饰、“中国风”纹饰等带有浓厚东方韵味的图案在欧洲流行开来,为蕾丝纹样的创作带来新的灵感与设计元素。展品中就有一副纹饰花边,一只长尾鸟立在树梢,有花朵、建筑物和花瓶,俨然一幅中国花鸟图。

1769年,诺丁汉的罗伯特•福斯特首次用机器制出蕾丝,掀起了蕾丝制造的“机器革命”。在这之前,手工蕾丝无论从产量、风格还是应用都只局限于贵族阶层,蕾丝的工业化增加了蕾丝的烟火气,走进了日常的人家。


从妇女手中的棒针活走进工厂,蕾丝被赋予了机械之美,这本身就是一种极大冲突的美。1813年,约翰•列韦斯发明了可以生产蕾丝图案及蕾丝网的机器,列韦斯蕾丝至今还被称为蕾丝界的“劳斯莱斯”。展厅中有一段3分钟的电影片段,它是通过绘图机直观地体现了1780年至1960年代诺丁汉和诺丁汉郡配备蕾丝机工厂的兴衰,蕾丝工业时代的历史在浮光掠影间呈现,其中我们也看到蕾丝工业所带来的:织法从蕾丝图案也愈发精细,产品种类不断丰富,应用领域被极大地拓展,蕾丝得以在变化莫测的流行趋势中经久不衰。


这是一个欣赏美的展览。当然,我们也希望让观众在这些层层叠叠的蕾丝历史的底蕴中,去挖掘更深远的意义。说到底,蕾丝是一种针织的镂空网眼面料,但是这个展览赋予了蕾丝不同的意义,而作为观众的你,可以对蕾丝下不同的定义。比如你情迷服装,那蕾丝就是一种材料,它从柔性的纯手工技艺到刚性的机械化生产的演变是否可以让你受到启发:工业不会打磨掉蕾丝的独特性和美,那么科技更不会。如果你是一个设计师或者艺术家,蕾丝是一种元素或者灵感,它独特的纹样、造型、本身的质地和光影绝对可以抓你眼球。如果你只是一个普通的观众,那蕾丝就是一种返璞归真的生活走过展厅,就是走过蕾丝制造的前世今生:从银针穿线的“手工”开始,逐渐被高效率的工业生产取代,如今你却又是在感受工业化的成品,一种凝固的美,甚至也想体验一下“手工”的慢节奏。我们沉浸在蕾丝的历史里,回味旧时光的同时,也在探索它更远的未来,这应该就是蕾丝的后工业时代,也是这个展览在美之外想讲述的东西。


   
      宁波与诺丁汉自2005年9月结为友好城市以来,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开展了全面交流与合作,两地博物馆也作为城市文化外交使者一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此次“曼妙丝语——诺丁汉蕾丝及蕾丝制造展”,是宁波市与诺丁汉市合作的第一个文物类展览,它着眼于蕾丝这一极具诺丁汉城市特色的文化符号,为两地的文化交流建立新的纽带,为城市间的文化互动搭建新的舞台,在全球疫情蔓延的严峻形势下,这更加显得弥足珍贵。
   
      这场迟到的时尚之约,什么时候都不嫌晚。    


分享到: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