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世界四大文明之一,我们的伟大文明是如何诞生的?从蒙昧野蛮到灵识初启,从打猎采集至播种农耕,随着时间推移,人口增加、社会化活动频繁、农业发展,“城市”开始出现,文明由此滥觞。
中国文明形成大致可分成社会出现分工,即农业与手工业的分离,手工业生产专业化;明显的社会阶级分化,形成神权、军权、王权等维护社会等级制度规范的礼制;出现都邑性城市,成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各区域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密切互动等要素。依据上述条件,中国文明约在距今5000多年前形成,对当时文明尚处一片浑沌的东亚,可说是曙光初现、劈开鸿蒙。
约公元前1800年在伊洛盆地生活的先民创造出了以二里头都邑为中心的二里头文化,它是以青铜冶铸为基础,并吸收部分来自西亚、中亚的栽培与饲养家畜技术,建立严谨布局的大型都邑、宫城、道路,成为当时最强势的核心文化。公元前1600年商王国出现,环绕着郑州、藁城、安阳等地发掘出大型宫殿、随葬大量精美铜器、玉器、陶器等高等级墓葬群,象征王权、神权占卜记录的甲骨与青铜礼器,经由贸易或战争产生的文化交流等种种社会文明高度发展的指标,为目前世界公认具信史之中国最早国家。其后周人灭商,不仅承袭了商文化基础,并在旧有典章制度上,发扬光大,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之源。春秋战国时期,天子大权旁落,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各自为政,诸侯争霸的政治局面,造就了百家争鸣的自由文化氛围。秦始皇统一六国,在吸收兼容了六国文化特长的基础上,建立了第一个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实行“车同轨、书同文”的统一制度。西汉建立后,吸取秦亡的教训,采取对秦、楚文化的双继承模式。休养生息、独尊儒术、轻徭薄赋的治国理念,奠定了两汉的繁荣发展。汉文化中浑厚兼容、乐天知命的特质,是古代中国文化长时间的积累与总结,并成为后世文化的源头与养分。
古代中国文明一般是指汉代以前在中国大部分区域所形成的文化共同体。本展览选择藉由政治(王权国家)、礼制(器以藏礼)、文字(字里乾坤)、信仰(生死崇拜)四个层面出发,透过各类先民创造使用过的珍贵遗存,直观地感受史前至两汉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