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动态资讯 ->本馆亮点
走进宁波博物馆 一眼望尽八千年
发布日期:2010-03-26信息来源:南京大汉字号:[ ]色调调节:

宁波引进迄今为止文物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国宝展”,119件稀世珍品将亮相

工作人员在安放四羊方尊

    “国宝展”终于来宁波了!昨日,记者从宁波博物馆了解到,“国家宝藏——中国国家博物馆典藏珍宝展”将于2010年4月至6月在宁波展出。这是宁波市迄今为止引进文物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特别展览。据悉,展出的文物跨越了八千年历史,汇集了119件考古出土的青铜器、陶瓷器、金银器、玉石器和甲骨器等艺术精品,都是在教科书上出现的宝物。目前,展出的所有文物全部运抵宁波博物馆,4月1日起正式迎接公众参观。 

通讯员 任楠楠 记者 吴旭涛 文/摄

    ●国家宝藏

    62万件文物中挑出119件

    据悉,“国家宝藏——中国国家博物馆典藏珍宝展”是目前国内顶级的文物精品展览,自2007年起至今已先后在韩国、日本以及湖南、河南、福建等国内十个省份进行了展出,宁波是最后一站。这次展出的文物历史跨度八千年,汇集了来自全国17个省份的82件(套)共119件考古出土的青铜器、陶瓷器、金银器、玉石器和甲骨器等艺术精品,均是中国国家博物馆从62余万件文物藏品中遴选出的最具代表性的文物珍品,也是在历次巡展中文物数量最多的一次。

    到时候,宁波市民可以亲眼目睹中国青铜器铸造史上最伟大作品——四羊方尊;西周三大青铜器之一的虢季子白盤;被誉为“彩陶之王”的“涡纹彩陶罐”、“中华第一龙”的“蜷体玉龙”以及甲骨文辞片、人面鱼形纹彩陶盆、西汉“金镂玉衣”等一批在历史教科书中出现的顶级文物。

    ●先睹为快

    记者见证四羊方尊开封 宝物曾被炸成28块

     昨日,在宁波博物馆,四羊方尊揭开神秘面纱。宁波博物馆事业发展中心涂师平主任告诉记者,本次展览的“镇馆之宝”就是这件1938年在湖南宁乡月山铺出土的四羊方尊。这是一件商朝后期(公元前1300年~前1046年)的盛酒器,被公认为中国青铜铸造史上最伟大的作品之一。

    记者有幸提前看到了宝物的真面目。四羊方尊由7位戴白手套的专业人员推进展馆。除了工作人员,其他人都被拦在5米以外。四羊方尊装在两层的大箱子中,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将箱子拆开,抬出宝物轻放在展台上。这是个方口、长颈、浅腹的盛酒器,口边大概有半米多长,肩饰是高浮雕龙纹,龙头圆雕突出,龙体蜿蜒。尊腹是由四头大卷角羊合成,羊头耸于器肩四角,羊腿附于圈足上。通体雕饰着饰蕉叶纹、兽面纹、长冠凤纹、龙纹等等。

    据宁波博物馆馆长褚晓波介绍,这是出土的商代方尊中最大的一个,它的命运非常“坎坷”。这座方尊是1938年由湖南的一位农民发现的,不久就被一个古董商用400块光洋买走了。后来,宝物又被转手到长沙。不久以后,在日军的空袭中,四羊方尊被炸成了28块,后在战乱中销声匿迹。1952年,文物专家在湖南一家银行的仓库中发现了这些碎片,经过专业人员的精心修复才有了现在的模样。

    ●特殊看点

    两件河姆渡文物回乡省亲

    这次“国宝展”还专门给宁波开“小灶”,此次展览新增两件与宁波息息相关的文物——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陶猪”和“鸟形象牙圆雕”。这两件珍品是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出土后首次回故乡省亲,更为本次展览倍添一份特殊“乡情”。

    “陶猪”是1973年在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新石器时代(公元前5000~前3300年)文物。河姆渡氏族饲养的家畜主要是猪、狗和水牛,其中以猪的数量最多。破碎的猪骨和牙齿在遗址中到处可见。这件陶猪捏法随意,却生动神似。河姆渡遗址还出土一件陶盆,其上刻有一束捆扎整齐的稻穗纹和猪纹,反映了养猪与农业的密切关系。

    “鸟形象牙圆雕”也是新石器时代文物,1977年在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长15.8厘米、宽3.4厘米、厚0.8厘米。这件用象牙雕成的鸟是中国最早的牙雕艺术品之一,采用错磨成条状的象牙雕成。柄端作鸟首,稍稍下倾,正面和侧面刻直线和短斜线,象征着鸟的双翼和羽毛,整体采用圆雕和单线阴刻技法,新石器时代的匠人已经懂得使用阴刻、圆雕等种种技法来表达他们的思想。

    ●幕后

    国宝武装押运

    引进恒温恒湿系统

    既然是国宝,自然要享受高规格待遇。据介绍,为了确保这些国宝运输安全,从北京、杭州分别到宁波的路上,使用了三辆专用运输车,还采取了武装押运。

    宁波博物馆还从国家博物馆引进了安检门和特殊的安全检查设备,参观者进场前要经过更严格的检查。同时,为保证国宝们在馆内呆得舒服,博物馆还引进了恒温恒湿系统。

    另外,为了文物的安全,不让大家“挤”坏了国宝,博物馆还要控制每天的人流量。据介绍,“国宝展”每天的参观者将控制在3000人以内,同一时段参观的不能超过200人。

(来源:现代金报  作者:吴旭涛)
 

分享到: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