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动态资讯 ->内外文摘
绍兴晚报:博物馆屋顶用青铜打造 薪柴铺路演绎“胆剑精神”
发布日期:2010-07-04信息来源:宁波博物馆字号:[ ]色调调节:

  6月29日~30日,世合赛组委会组织省市县数十家媒体的记者组成联合采访团,对世合赛的筹备情况进行了深入采访。记者们对比赛场馆、合唱村等进行了实地踏看。从今天起,本报将推出“世合赛,绍兴准备好了”系列报道,通过晚报记者的眼睛,让读者及时了解世合赛开闭幕式主场馆、越王城广场、安保中心、合唱村以及世合赛筹备情况的方方面面。

  7月15日,绍兴将举行建城2500年庆典活动,越王城是庆典活动的主场所,作为绍兴迄今最大规模的古城保护项目——越王城保护整合工程,在历时3年多建设后,所有的主体工程目前已经全部结束,城庆当天将全面亮相。今天上午,记者进入越王城,为大家提前揭开绍兴博物馆越王城馆、城雕、范大夫祠这三大主体建筑的神秘面纱。

  据了解,越王城保护整合工程主要划分为生态保护遗址公园区、越国文化展示区、文化休闲旅游区和传统民居保护区等四大功能区块。生态保护及遗址公园区主要是晨练广场建设、蓬莱阁建设、山体园路及绿化植被改造等工程,已于2008年12月底顺利完成。传统民居保护区主要是指东起府直街、西至太平弄、南至偏门直街、北至府山公园这块区域,总建筑面积近2万平方米。

  越国文化展示区,主要包括博物馆、地下停车场和地面休闲广场建设。越国文化展示区的主体——博物馆建筑面积达9689平方米,博物馆以简洁的几何形体成为其自然的形式特征,以三片厚实的石墙突出于山体,博物馆与府山的自然风景交相辉映。博物馆借鉴绍兴传统台门的建筑风格,应用绍兴地方石材,通过墙、廊、院落等要素把富有节奏的展馆群巧妙地排列在一起,并大量运用顶部采光、内院采光,营造出一个具有时代精神和文化地域感的文化场所。

  博物馆最大的亮点在顶部,它以伎乐铜屋为原型,使用了200吨的青铜打造屋顶。而在博物馆的外墙干挂(干挂,一种施工工艺。编者注)上,采用了9000平方米的东湖石材,彰显绍兴的历史文化元素。

  据了解,绍兴博物馆越王城馆将展出绍兴地区珍藏的珍贵文物,其中不少是首次公开展出。

  位于绍兴博物馆越王城馆前的城雕“越王剑”,高12.8米,上刻《绍兴建城2500年赋》,雕塑的底座用水池水道,象征水乡与鉴湖。地面上用薪柴造型铺展作为通道,表现“卧薪尝胆”故事内涵,感受先人卧其薪、尝其胆之艰辛意境。地面休闲广场作为博物馆的入口,形成层层上台的广场,引导人们进入博物馆。

  文化休闲旅游区,主要包括范大夫祠、休闲娱乐中心等。范大夫祠坐北朝南,前后三进,整个建筑十分儒雅,与“主人”身份相称。

(来源:绍兴晚报  作者:张科勇)

分享到: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