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韵鄞州——二十世纪鄞州三大名家展

前言
鄞州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经济繁荣,其前身鄞县,始建于公元前220 年,不仅是中国最古老的建县制之一,也是梁祝爱情故事的发源地、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地、海外宁波商帮的发祥地。据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中记载:“夏时有堇子国,以赤堇山为名,加邑为鄞。”鄞县由此而得名。2002 年4 月19 日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区”而设立为宁波市鄞州区。如今的鄞州不仅以历史文化名区著称,也以经济强区、现代化都市新区和幸福和谐大区而闻名。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崇文重教的文化传统铸就了鄞州书法丰厚的历史底蕴和深厚的人文精神。历史上先后涌现了南宋张即之、元代袁桷、明代丰坊、清代楼忠釴等一系列大师级代表人物。
二十世纪的鄞州书坛人文渊薮,名家辈出。尤以赵叔孺、马衡、沙孟海三老名震艺坛。他们根源有自,学养扎实,书风典雅,对汉字的本质与审美、汉字的传统与流行领悟独到,既注重传统,又不乏创新理念,取得了卓著的成就。赵老金石书画、花卉虫草、鞍马翎毛,无不精擅,人谓其为近世之赵孟頫。其书法真草篆隶各体俱能,秀逸醇雅、圆转修长;其篆刻宗法邓石如、赵之谦,上追秦汉,参以宋元,精劲超逸,工细典雅,自成一家,时与吴昌硕并称。马老一生耽于笔墨,擅书法、精篆刻,其篆隶行草皆能,作品颇具商周金石遗味。作为金石学的大师,马老对于近代“金石学”的研究具有奠基之功,起到了承先启后的重要作用;作为故宫博物院的院长,马老主持故宫文物南迁、在中国文物保护史上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作为西泠印社继吴昌硕之后的第二任社长,为建设西泠印社、保护西泠印社、发展西泠印社做出了不懈的努力。沙老治学严谨,著述宏富,于文字学、篆刻学、文献学、金石考古学等领域无不通达,造诣颇深,为西泠印社第四任社长、中国当代书坛巨擘、现代高等书法教育的先驱、著名学者,他以近一个世纪的广泛阅历、学问造诣、书艺锤炼为当代书坛树立起一座历史的丰碑,被誉为“当代书坛泰斗”,对弘扬我国书法篆刻等传统文化作出了巨大贡献。
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发展五千年来最具有经典标志的民族符号,它折射着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创造力,继往开来、薪火相传,在当今鄞州依然焕发着勃勃生机。鄞州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书法事业发展,将创建“中国书法之乡”作为文化质量提升的重要载体,为鄞州书法的未来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发展契机。作为沙孟海书法艺术节重头戏之一的“墨韵鄞州——二十世纪鄞州三大名家作品展”的举办堪为书坛一大盛事,彰显鄞州名人文化的厚度与高度,对研究二十世纪中国书法大师成长规律具有独特而深远的文化意义。展览的举办必将有利于弘扬三位大师的学术精神和艺术品格,有利于全面提升鄞州文化质量,有利于深入挖掘地域文化,有利于推进名人文化品牌战略的深入实施,有利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