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墨宁波——林邦德中国美术馆书法作品展•汇报展》在宁波博物馆开幕 |
|||||||||||
|
|||||||||||
2019年3月29日上午10时,继去年年底《“文墨宁波”林邦德书法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成功展出后返回宁波,《文墨宁波——林邦德中国美术馆书法作品展•汇报展》在宁波博物馆隆重开幕。出席开幕式的领导有中共宁波市委常委、鄞州区区委书记褚银良,宁波市政协副主席、宁波市文联主席郁伟年,宁波市政协副主席叶正波,宁波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宋伟,宁波市政协原副主席、宁波市文联名誉主席傅丹,中共宁波市委宣传部巡视员李正平,宁波市文联党组书记王晓勇,宁波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杨劲,宁波市文联副主席兼秘书长施孝峰,中共鄞州区委宣传部部长方飞龙等。省市书法界的老前辈、书法家、社会各界以及新闻媒体共上百人参加了开幕式。 本次活动由中共宁波市委宣传部、宁波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宁波市文化广电旅游局、鄞州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宁波日报、甬派、宁波电视台、宁波晚报、宁聚、现代金报、鄞州电视台、鄞州日报、美术报等对本次展出进行了专题报道。 本次展览展出的65件作品,均紧扣宁波的历史、自然、人文、地域主旨,精心描绘出宁波优美的画卷,深情讲述了宁波精彩的故事。展览按照主题立意、场馆空间等要素来设计,把整个展览看作一件大作品来构想和布局,主次分明,大小有别,疏密有致、繁简得当。 以展览空间论,分“阅人”和“观作”两部分。展厅外的廊道以“阅人”为主,着重展示书家成长历程。进入大厅,即为“观作”,各种书体作品均在这里一一展现。 以展出作品论,分两个板块:一是“师古厚基”,二是“古道新履”,“师古厚基”部分又分五大系列,即四尺系列、六尺系列、八尺系列、丈二系列和四尺斗方系列;“古道新履”部分由三个系列组成,一是现代平面设计与宁波现代诗文组合,二是宁波名企文化,三是宁波“国遗”与书法组合。 近14米长的行草长卷《宁波赋》,这不仅是全面反映宁波古今文化的一篇精美歌赋,更是一幅优美的书法艺术长卷,词翰双美,文墨俱佳;最夺目是一件单字最大的作品——行草榜书《书藏古今事,港通天下名》,从宁波城市口号演化而来,充分反映了宁波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和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名城名都”特质,在展厅中以六尺大字逐字展开,满满地占据了整整一面展墙,颇具视觉冲击力;以王阳明等20位宁波历代先贤和10家当代名企为内容的书法作品,遥相呼应了宁波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和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特质……这些作品一一体现了书家对生养自己的这片土地的炙热情怀。 在八尺系列中,用“篆隶真行草”五种书体,选用前人六首分别描写宁波市海曙、江北、鄞州、镇海、北仑、奉化等六个区的诗词(镇海、北仑两区合二为一),创作了五件书体各异而尺幅统一的八尺条幅,整组作品可称为“五体六区”。八尺大字草书作品《乡贤潘天寿诗》采用五屏组合的逼边形式,淡化文字的可读性,突出现代构成和画面感,与潘天寿先生的现代艺术精神及其“强其骨”、“一味霸悍”的艺术主张和风格十分契合。 丈二系列的大草《王阳明诗选》,是整个展厅尺幅最大的一件作品,高3.2米,宽近6米,无疑是整个展览的主打作品。书家的创作动机来自于对王阳明的基本认识:王阳明提出“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等哲学思想,在中国历史上属罕见的全能大儒,他不仅是宁波的、中国的,更是世界的。因而此件大草在创作构想和状态的把握上,并未走大开大合,狂放不羁的路数,而是采用大而能收、放不粗野、疾中求缓、动而趋静的书法语言来表达。同时配以大字隶书楹联《执姚江正印,为心学大师》,以呼应一代儒学圣人王阳明的哲学思想。 四尺系列主打作品为《四明物华》,选用宁波当代诗人柯本华吟诵宁波的各处的人文历史及风物的8首诗词,用行草书来演绎四明大地的卓越丰姿和审美意蕴。 四尺斗方系列则收录了宁波历史上的20位文化名人,从东汉严子陵、唐代的虞世南到现当代的潘天寿、沙孟海,每贤一件,作品兼顾书法的观赏性和文字的可读性,但20件作品的布局构成无一雷同,极富变化。 本次展出的作品中更多的是书家敢于挑战,勇于突破的创新之作。例如选择宁波名企文化十例,结合企业徽标设计元素,打破黑白红三色局限,介入众多色彩和构成,使作品的视觉感受具有当代性,把传统书法作为单一的审美主体转化为书法语言融合当代文化为一体的综合性审美主体,改变人们对传统书法原有的文化认知和审美惯性。 除此之外,书家还创作了一组运用宁波当地诗人的作品与国际上前沿设计图文,以及书家书法艺术三者相会与一个平面的一种跨界组合,寻求传统书法与当代平面视觉文化融合的可能性。 当传统书法周遭当代视觉文化的冲击和围困的生存环境时,是继续保持自身的历史延续性和独立性,始终保持跟当代视觉文化保持一定的距离,还是主动亲和融入当代社会迅猛发展的视觉文化潮流,做到“古不乖时,今不同弊”,在书法这条几千年的古道中,留下与我们的先辈不一样的足迹,使得古老的书法艺术能在时代大道中不断奋进,能在当下的生存环境中活出自己的精彩?对此,书家不仅作出了较为深入的学术思考,而且付诸于艺术实践。这批作品就是书家在2015年“古道新履——林邦德实验书法展”基础上,结合宁波题材创作的代表作。中国书协副主席刘洪彪先生在《文墨宁波—林邦德书法作品集》的序言中写到“其使用不同材质之笔,不同色彩之墨,在充满现代元素、弥漫时尚气息的广告招贴画、报纸、杂志以及各种包装材料上,不断创作出颇有视觉新鲜感和冲击力、易与缤纷都市融洽契合之书法实验作品,其不断探寻求索之勇气殊为可贵,其出奇拓路之实验,更有意义。”这部分作品更受年轻观众和外籍友人的青睐。 作者还为本次汇报展新创作了一件题为《鄞州新韵》的实验作品,采用具有现代图纹的底材,旨在表现宁波区域调整撤并后新鄞州的崭新风貌和昂扬向上的发展态势。 除此之外,还有6件一组有别于北京个展的宁波“国遗”与书法组合的全新作品,叫做“三金一嵌一窑一传说”,即金银彩绣、朱金木雕、泥金彩漆、骨木镶嵌、越窑、梁祝传说。每件作品都与国家级非遗实物或书籍从形式美感和历史文化内涵等方面深度契合,让观众可以立体式的欣赏和理解宁波文化的审美价值和深厚的人文底蕴。 宁波,既是林邦德书法创作的源泉和沃土,也是其施展艺术才华的最好舞台。为了让宁波的书法同仁和广大爱好书法的观众能够近距离观赏作品,并与作者和进行面对面的艺术交流,今天这个展览从中国美术馆回到宁波作汇报展出。这既是京展回乡、以飨市民的非同一般的书法个展,更是林邦德赤子之心、桑梓情浓的一项值得点赞的艺术举措,相信能够给广大观众带来新的艺术思考和启迪。本展览将持续展出到4月7日。 |
|||||||||||
|
|||||||||||
|
|||||||||||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