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姆渡文化是中国长江流域最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之一,是中国史前文明的突出代表。1973年,河姆渡遗址初露端倪,考古学家在这里发现了距今六、七千年的大片干栏式木构建筑遗迹、大量的人工栽培水稻和丰富的动植物遗存,为揭示中华文明起源、发展进程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实物资料,奠定了河姆渡文化在整个中国考古学中的特殊地位。河姆渡文化的发现,重建了中国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的历史,改变了人们中华文明起源中原地区一元论的观点,证明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同样都是中华文化的发祥地。
2023年是河姆渡文化发现50周年。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浙江省文物局、中共宁波市委、宁波市人民政府共同策划,于2023年11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推出了“远古江南·海陆山河——河姆渡文化发现50周年考古成果特展”。为了更好地向宁波市民展现本地悠久历史,彰显中华文化,宁波博物院携手余姚市河姆渡遗址博物馆将这一展览带回宁波。本次展览通过“古渡新声”“潮起东南”“探海溯源”三个部分,展出河姆渡遗址、田螺山遗址、塔山遗址、井头山遗址等出土的陶器、石器、骨器、贝器、木器、编织物等324件(套)文物,涵盖丰富的稻作遗存、成熟的干栏式木构建筑遗迹、独特的夹炭陶器和精美的手工艺品等河姆渡文化重要标志性考古成果,鲜活呈现河姆渡先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产与生活,生动阐释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作出的重大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而绵延不绝、迭遭忧患而经久不衰,这是人类文明的奇迹,也是我们自信的底气。衷心希望广大观众通过本次展览,能够深入了解长江流域地区的史前文化,把握中华文明的演进历程,激发出追溯中华古史、探寻文明源流的家国情怀与深沉的历史意识,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华民族向来有人我共生、天人合一的共同情怀,与人、与己、与自然、与社会和谐共进的发展理念在浙江人民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当我们观览河姆渡原始艺术中那些驯服的猪羊、矫健的飞鸟、颗粒盈实的稻穗、生机蓬勃的花卉、如火如荼的太阳等纹饰、雕刻,不难感受到河姆渡人热爱自然、赞美自然和融入自然的美好情愫。